夜读丨修车与“不凑合”

凌钢股份 花卉 2025-04-24 2 0

清晨,阳光斜洒巷口。我又一次蹲在自行车旁,双手沾满乌黑机油。这已是本周第三次掉链子,我熟练地操起树枝,挑起链条,精准卡进齿轮,动作一气呵成。路过的王大爷瞧见,摇摇头:“小伙子,你这车得好好修修啦。”我笑着应下,擦擦手,蹬车离去。

这般场景,早已融入我的生活。链条如同顽皮孩童,时不时闹点小脾气。我凭借树枝、钥匙,甚至指甲,就能让它迅速归位。久而久之,我竟以此为乐,自诩练就“独门绝技”。直到那个雨天,链条彻底罢工。

阴沉清晨,细雨飘洒。我蹲在路边,雨水浸湿后背,手中树枝折断一根又一根,但链条仍旧歪扭耷拉。

巷尾的修车铺里,老师傅正在为三轮车补胎。见我推车过来,他放下工具,擦了擦手。“链条老掉?”他问。我点头,正欲讲述自己的“巧妙”处理方法,他已蹲下,转动踏板查看。

“你看”,他指着链条与齿轮的咬合处,“这儿磨损太厉害,还有后轮轴,都松了。”他的手指粗糙却灵活,似在轻抚艺术品,“总用树枝挑,把齿轮都挑坏了。该换的零件不换,该紧的螺丝不紧,只顾应付眼前,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静静站在一旁,看着老师傅熟练拆下旧链条,换上新的。他用扳手拧紧后轮轴,调整齿轮位置。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那些我平日忽视的零件,在他手中仿佛重获生机,找到了最佳位置。

“修车和做人一样,”他边拧螺丝边说,“小毛病不解决,迟早酿成大问题。总想着凑合,可生活容不得凑合。”

我瞬间愣住。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开启我心中尘封的角落。

细细想来,我何止在修车上凑合?工作遇到困难,找取巧方法应付;生活有烦心事,习惯性选择逃避。我对待生活,如同对待这辆自行车,一味追求省事,从未想过从根本上改变。

老师傅站起身,拍拍手上灰尘:“好了,试试吧。”我骑上车,链条转动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欢快的歌声。这声音,让我忆起儿时父亲教我骑车的场景。那时摔倒便哭,父亲总会说:“别怕,起来接着骑。”

可如今,我似乎遗失了那份直面问题的勇气。

回家路上,我骑得很慢。街边柏树随风摇曳,投下斑驳影子。我回想起这些年,错过无数“修车”的机会。那些该说的道歉、该坚守的原则、该改正的缺点,都被我用“凑合”的方式敷衍过去。

路过文具店,橱窗里崭新的笔记本映入眼帘。我不禁想起自己那本写了一半、落满灰尘的日记。或许,是时候重新出发了。正如老师傅所言,生活不容凑合。每个小问题,都是生活给予的提醒,提醒我们要认真对待、敢于直面、从根本解决问题。

夕阳西下,我将自行车停在楼下。链条在暮色中泛着金属光泽,那是崭新且充满希望的光芒。从今天起,我不会再用“凑合”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因为生命中的每个细节,都值得用心对待、修复,让其绽放光彩。

在这快节奏时代,我们常因匆忙赶路,忘却出发的初衷。其实,生活的真谛就隐匿于细微之处,藏在每一次直面问题的勇气里,藏在每一个“不凑合”的选择中。

感激老师傅,感激这次“掉链子”的经历,更感激生活给予的启示:莫因小失大,莫治标不治本。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