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2024年,凭借一款第三代肺癌药产品,生物科技公司艾力斯净利润翻倍。
随着投融资机会锐减,创新药赛道寒意渐浓,不少生物科技公司陷入 “钱荒” 困境,只能靠BD(商务拓展)获取现金流、寻求管线合作以维持运营。相比之下,艾力斯是少有的能够凭借产品实现自主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4月23日,艾力斯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35.58亿元,同比上升76.29%;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上升121.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61亿元,同比上升124.51%。
同时,艾力斯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业绩持续增长,实现营收10.98亿元,同比增长47.8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34.13%。
艾力斯业绩大涨,其核心产品第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功不可没,2024年该产品续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量持续增长;并且,公司采取了多项降本增效措施,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促使公司利润得到大幅度提升。
4月24日开盘,艾力斯股价涨超5%。截至收盘,艾力斯报89.13元/股,涨2.74%,当前市值为401亿元。
回溯至2021年3月,艾力斯的伏美替尼在国内获批,这是国内第三款、国产第二款第三代EGFR TKI。艾力斯曾介绍称,伏美替尼具备“双活性、双入脑、高选择、代谢佳”四大特性。
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该产品上市当年就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艾力斯也在当年成功扭亏。2021年至2023年,艾力斯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7.46万元、1.31亿元、6.44亿元,增速分别达到105.89%、614.22%、394.07%。自2021年扭亏至2024年,艾力斯已累计实现盈利22.23亿元。
在艾力斯的伏美替尼获批之前,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2017年在国内获批上市,为国内首款第三代EGFR TKI产品,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一线治疗两个适应症分别在2018年、2020年进入国家医保。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在2020年3月获批上市,为国内第二款、国产首款第三代EGFR TKI产品,2020年进入医保。
其中,奥希替尼被称为抗癌神药。阿斯利康财报显示,2023年奥希替尼全球销售额近58亿美元,远超其他几款药物。在中国,奥希替尼一度占据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的八成市场。即便在国产三代EGFR-TKI 接连上市后,奥希替尼销售表现依然强劲,稳居国内“肺癌药王”宝座。
不过,界面新闻曾报道,2024年下半年,阿斯利康深陷“骗保案”与“走私案”,有业内人士称这也影响到奥希替尼的进院推广,由此释放出部分市场。伏美替尼在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接住了奥希替尼释放的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更多玩家的入场,伏美替尼想要持续增长也并非易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8款第三代EGFR-TKI获批。其中国内已批准7款,包括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贝达药业/益方生物的贝福替尼、倍而达药业的瑞齐替尼、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奥赛康的利厄替尼。
并且国内还有多款第三代EGFR-TKI在研,其中强生的兰泽替尼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同源康医药的TY-9591、正大丰海的FHND-9041等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
与许多红海赛道相似,卷完上市和进医保的速度后,第三代EGFR-TKI也开始卷扩展适应症、联合用药和出海。2022年6月,伏美替尼针对NSCLC的一线治疗适应证获批上市。除此之外,伏美替尼有6项适应症在研,与FAK抑制剂IN10018、RC108抗体偶联药物的联合治疗处于Ib/II期临床阶段。

早先伏美替尼在国内获批同年,即2021年6月,艾力斯还与ArriVent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协议,ArriVent获得伏美替尼在海外(除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公司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款及高达7.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2024年1月,ArriVent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艾力斯已获得退出、变现渠道。
不过,艾力斯一门心思挖掘伏美替尼潜力,其他在研管线均处于早期阶段。为此,2023年11月、2024年8月,艾力斯先后从基石药业获得RET抑制剂普拉提尼的国内独家推广权,从加科思获得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SHP2抑制剂JAB-3312在国内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