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印发:实现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跨一线)无延迟收付】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指出,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及应用场景。支持银行将履行“三反”义务获取的信息用于跨境业务的真实性审核,实现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跨一线)无延迟收付,对经认定的优质企业按照展业原则办理与境内普通账户(跨二线)人民币资金结算。支持银行基于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开发存款产品,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参考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化定价。支持符合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提供结售汇及资金收付服务相关要求的银行,通过创新自由贸易账户服务为跨境电商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结算服务。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名单动态更新机制。
【机会前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加大对 “走出去” 企业及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金融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力求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行动方案》从五个维度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方面,支持银行优化外汇业务管理与展业流程,对企业进行外汇合规风险等级分级,提供差异化服务。像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试点银行在沪分行已按新规定开展业务,后续还将有更多在沪银行参与。同时,完善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政策,鼓励银行实现资金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并延长服务时间。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支持银行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真实性审核,开发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存款产品,并为跨境电商提供创新结算服务。此外,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开展数字身份跨境认证等,提升对 “走出去” 企业服务质量,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与全球网络覆盖。
强化融资服务上,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开展银团贷款份额跨境转让试点,条件成熟时支持银行在沪设立跨境银团贷款中心。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开展贸易再融资业务,鼓励在沪银行扩大跨境贸易信贷投放。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支持银行探索为 “走出去” 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满足跨国公司融资需求,支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 “外保内贷” 业务,完善 “玉兰债” 发展监管制度。